21 Aug 2020

💴🈶🐎🈚论

💴🈶🐎🈚论

我听说在带学中,很多老生热衷于迎接新生。愚笨的人在新生来临时只能看到新生,而精明的人会提前制定策略以便从中牟利。他们善于利用别人的信任,抛出一些小利来获取更多的利益,所以先有了韭菜,再有了可以割韭菜的事情;有了可以割韭菜的事情,就可以躺着赚钱。

新生来到带学,往往是什么都不知道的,他们可能会认为,这些已经在带学中的老生,没有一个是不能相信的。最初,老生为新生建群,把它称作新生交流群,在qq、微信公众号、贴吧中宣传,让更多的新生看到这些二维码,加入他们的群。与此同时,把其他的人也拉近群中,使群壮大。我曾经在一天之内被拉进了六个新生群,这就是老生们为新生服务的热情啊。

管理员,在群中拥有特权,一个新生群中,有一半的管理员是新生带礼包,入群时,弹出的公告也是新生带礼包,这难道不可以相信的吗?用校徽做头像,贴吧,公众号遍地是二维码,群又是一千多人的大群,这难道不够官方吗?群中闲聊时,那些叫做新生带礼包的人没有一个不提醒你填写问卷领取礼包的,这难道不够热情吗?刚刚进入的新生,面对这些带善人,不经过思考就填写了问卷,把自己的姓名、考生号、电话号码、家庭住址告诉了他们。这些老生可能没有看过《社会工程学》,但信息收集,应该就是这样的吧。带礼包中附了电话卡,他们会说:这是送,怎么是卖呢,而且我们也不赚钱?换一种说法而已,当你激活了这张卡,难道不是被卖了卡吗?他们吃了回扣,难道不是赚了钱吗?

我听说老年人是容易上当受骗的,年轻人是聪明的,很多人怕家中的老年人被人忽悠。骗老年人的手段,无非就是送一些小礼物,他们往往会提醒,不要轻易相信他们啊,贪小便宜吃带亏啊。可到了自己身上,却怎么也想不到了。我听说有隐私保护意识的人,做什么事都是小心谨慎的。他们可能会发出自己的录取截图,在发之前,会多次检查自己的信息是否打码,一点信息泄露都是不允许的。但是面对热情的老生,直接就扫码填表,奉上自己的信息。唉!真是不聪慧啊。但如果说新生不聪慧,可能不太合适,他们只是愿意相信别人而已。相信别人是一种能力,利用别人的信任也是一种能力。只是前者是善良的,后者失去了🐎。

有精明的人,就一定会存在竞争。他们大多是团伙作案,这就有了各个不同的团伙,造成了新生群数量的增加,也就有了一天被拉近六个群的人。可以赚钱时,怎么赚都是可以考虑的。那些精明的人,有的考虑卖电话卡,有的考虑卖床上用品,都是想卖给新生东西,却谁也看不起谁。那些卖电话卡的,善意的提醒新生不要去买被子,都是在割韭菜,却撤回了那些指出新生带礼包是割韭菜的消息,又将那人踢出。我记得卖卡的人曾在群中说过禁止卖卡,并将卖卡的人踢出,他们口中说出的不要被割韭菜,只是增加笑料罢了。

我听说在大学中,新生最先接触的是老生,而不是老师。老师做的是“传道受业解惑”,而作为老生,面对新生,应该去做好解惑。我曾和贤明的人讨论过新生与老生的事,他说:那些活跃的老生,真的是不行啊。他们只会把新生带到错误的道路上,而新生却把这些奉为真理。今天再看,带偏割韭菜的副产品而已。那些精明的人,最初来到学校时,可能也是一根韭菜。正确的思想没有一届一届的传下来,错误的思想却遍地开花。如果每一届的新生,在刚刚进入大学时,先被割了韭菜,又被带偏了路,当他们成为老生时,学术上没有丝毫长进,却学会了割新生韭菜,这样的大学,可能以后只会空有个985的名头吧!

利用新生的信任牟利,是没有道德的;自以为建群可以赚带💴,是不聪慧的;唉!割新生韭菜的人,可能也是一根韭菜,💴🈶🐎🈚,这样值得吗?

👴只是带学中的一个龙鸣,最初,一天被拉了六个群,那时已经看出了割韭菜的操作,可是并没有人关注。他们只是想凑一个群人数,但👴是没有文化的人,是粗野卑贱的人,是热衷于得罪人并以此为乐的人。当着👴面割新生韭菜,是可以允许的吗?今天,👴一天被踢了三次,这一拉一踢间,就成了这篇龙鸣文章,可能这就是键盘侠吧。精明的人不要找👴,👴是没有文化的人,是粗野卑贱的人。录取通知书还没有寄出,而割韭菜的镰刀已经伸出,新生请看明白这些热情的老生,到底是个什么jb玩意。


Tags:
0 comments



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CC BY-NC-ND 4.0)进行许可。
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NoDerivatives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-NC-ND 4.0).